微信注重精准,注重深度用户服务,专注于自己的用户群体,不断用群体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新用户,维护老用户。在长期的运营中,微信的公众账号确实需要以内容为王。然而,挑战在于如何针对群体不断推出不同的内容,并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在不影响用户群体感受的情况下实现。
但是,现在网上大多是关于“内容为王”的理论指导,例子很少。本文对微信官方账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该账号两年来一直专注于微信内容的运营。
简介:“青岛人”是一个靠内容从前期一步步打造的账号,二线城市账号,完全靠内容,广告阅读量可达3万多。其内容精准性和对广告形式的接受度都比较前卫。解读《青岛人》,分析其内容实质,总结其发展的每一步。
账号基础介绍:
青岛人是较早交代的。他们于2012年11月26日开始推送,微信认证时间为2014年12月19日。其实真正的内容推送是从2013年5月26日开始的。从这个时候开始,每天推送2-4篇文章。目前青岛人账户日推送量也处于1/3或1/4的模式。“青岛人”账号没有做过任何活动,也没有pc端的用户转化和吸引用户注意力的活动。它完全依靠自己的内容来产生和吸引用户。目前,流量拥有者的“青岛人”账号已经开通。主要盈利模式取决于流量拥有者和广告。
前台功能简介:
第一次关注:《舌尖上的青岛》显示,经过母名下的美食细分和前期粉丝的积累,正在打造本土微信矩阵,这也是很多站长正在探索的道路。
目前《舌尖上的青岛》每次都在推送一条内容,但内容不是每天制作,每2-3天制作,内容与饮食方向密切相关,不涉及其他娱乐或任何其他品类,做到了真正的细分。账户刚开始运营,这里不做具体分析。建议站长以后可以自己关注一下。
发展阶梯:
发展背景:“青岛人”账号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微信上的公众账号还很少,微信平台才刚刚兴起。其实微信是其商家的发展,没有太多限制。当时微博蓬勃发展,微信希望用户把注意力转向微信,所以不会做太多措施。微信环境是一个积累用户的过程,很多账号低俗、漫无目的、大量转载,而青岛人则专注于此。
发展历史:
1.2014年5月,微信公众号开始快速崛起。在5月份之前,青岛人的公众账号的头条阅读量是几百甚至几十条。
2.2014年5月7日,头条读了上千次,对应的文章是:【青岛印象惊险】是一篇关于青岛风景的文章,阅读量超过1700次。在此之前,文章读了400-900遍。这个时候,关于公众账号的文章真的很少,尤其是关于当地风景的文章。发表这篇文章,对青岛人来说,无疑是一篇有力的文章。
3.2014年5月8日,一篇文章【1983年的青岛,大部分人都没机会看】突然出现。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是两万多,而同期其他两篇文章的阅读量是几十篇,非常低。可以初步判定,这次事件是由于内容的优越性,大量转帖造成的。这期间没有任何活动,靠的是早期类似文章的自然传播,很少是公众在微信上引起的。文章的内容也是一篇山水文章。真的很美。
4.以下三天相应文章阅读量:
日期
标题阅读量
二次阅读量
第三条阅读量
5.9
9723
521
6353
5.10
59
383
1371
5.11
105
817
4815
随后,相应的阅读量依然很低,几十篇阅读经常出现在头条。超过20,000个帖子预计会变成大约150-200个粉丝。
5.2014年5月27日,头条有一则广告。广告的阅读量是5,非常低。其实这也是一个广告探索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广告很少,无论青岛人还是其他公众账号。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经历一个摸索的过程。这个广告的主题是明显的广告,用户的点击欲望很低。进入后,整个页面也是一个明显的广告。
6.从2014年6月2日开始,微信店铺的访问频率大概是半个月一次。
7.2014年7月下旬,《青岛人的户口》发表的文章质量较高,文章以青岛本地风景或小吃为主,其中青岛小满最受欢迎。期间微信官方账号90%的文章标题都标有青岛,一直延续至今。
8.2014年8月4日,视频上传,方言版视频点击率超3万。视频属于配乐秀,用青岛话讲泰坦尼克号。一种贴近本地,同时内容很少的视频新形式,受到了大量用户的青睐。
此后,青岛人的账号在内容方面始终保持着高质量的内容,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魅力,略微提升了普通人喜欢的东西,将原生态的东西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在本土的心境中把握住了用户内心的骄傲,模仿高端文章的新潮流在此期间吸引了大量用户。比如青岛人的山水景观是2014年8月13日推出的。与青岛相关的高水平内容一般在一万-五万阅读量左右。
9.2014年12月29日,第一篇10W文章迎合地方特色、时事娱乐。当时,几斤哥在中国很受欢迎,青岛啤酒在中国很有名。七斤哥迎合了当时的热点“几斤哥”,打破了“几斤哥”的记录,青岛人贴近本地生活,首次在青岛人的文章中突破10万。
10月至11月至12月,大部分文章都有相应的智力测验或问题来诱导注意力获得答案,意图增加注意力。例如,[给某人一个话题、侦探或脑筋急转弯,然后阅读原文得到答案,点击阅读原文并设置引导关注后自动回复得到答案]
这种方式是踩在腾讯的边缘线上,不建议广大账号拥有者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细分,尤其是在整改风暴越来越强的现阶段,比较危险,后期容易被封杀。
时事热点分析:
滴水、冰桶挑战这些读数一般在1万以内。
滴滴红包14年8月刚推广,能给会员实实在在的福利,满足用户兴趣,是最时尚的东西。阅读量超过18000。红包的运营形式是分享朋友圈,关注“青岛人的公众账号”,回复“红包”即可获得滴滴红包,既能吸引粉丝,又能让老用户感受到平台的好处。至于是否与滴滴有合作,这个没有定论。
行业观察与思考:
这既是账号市场的冷热,也是用户阅读习惯和微信定位的过程。只有当用户习惯了一款产品,本地账号才能有成长的土壤。
可以说,2014年是草根的丰收年,微信政策被允许疯狂增长。微博玩家大部分转移到微信公众号,帮助微信用户培养了对微信官方账号的认知和使用习惯。2014年下半年,微信开启整改运动,一些游走在政策边缘的账号被大量封杀。青岛也是如此。这股力量在青岛培养了一批种子用户,这也是此时大部分本地化账号出来的原因。
这是青岛人最近写的一篇好文章。第二篇文章被系统屏蔽,现在无法阅读。整体阅读量自2014年9月以来没有大的提升。偶尔会有几篇热门文章或视频
从开始到现在,“青岛人”有几大内容方向:青岛小满、青岛啤酒文化、青岛地区风光,多图文,少视频,依托本土文化,聚焦青岛本土内容。根据最近的阅读量,活跃粉丝数应该在6-8万左右。
青岛人的分析及其建议:
1.青岛人真正开始运营公共平台的时间比较早,前期的内容也比较高。他们在混乱的微信环境中赢得了第一批用户,在前期吸引了更多粉丝。
2.长期致力于青岛本土文化的人,关注它的比例会更低。但随着众多公众账号的兴起,类似文章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长时间的视觉文章会造成相应的疲劳。公众账号没有相应的活动或新内容,容易导致阅读量下降或粉丝增长缓慢。
3.现在青岛人都在尝试饮食的细分,所以在舌尖上开青岛的时候,也有明确的关注端口进行相应的引流。这是更可取的。微信矩阵的形成,会在划分相应人群后,让内容更有针对性。
4.内容满足用户需求后,开始相应的活动。在这么大的人群基础上,开始一项活动,效果明显。目前,许多活动分析报告及其运作模式已经成型。
5.走多元化的道路,尝试除了风光、热点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内容。
有关内容型公众账号有几点观察和思考如下:
1.在各区县运营地方公共账户时,内容方向不应一成不变。你需要一步一步优化内容,一步一步测试。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内容。青岛可能更喜欢文化,威海更倾向于娱乐。威海和临沂有相似的特点,可以关注一些风格相似地区的账号。
2.根据用户的喜好进行更改。建议按柱和阶段制作相应的推杆。短时间内,用户可能需要方言,可能更喜欢娱乐笑话,可能喜欢看本地话,也可能喜欢本地风景或者煽情视频。我们应该在短时间内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整个过程是不断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3.有自己的数据记录。根据推送时间、短期阅读量、一天阅读量,短时间内就会被你的第一粉丝用户观看,一天内就能看到相应的文章转发率。短时间内会有有趣的点和标题吸引,转发有意义或者内容愿意分享。
4.一篇好文章的标题确实占了80%的作用,但是好的标题要结合自己的内容。记住不要做标题党。没有吸引力的内容的好标题等于欺骗用户。最基本的内容要和标题相关,可以是视频里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篇文章,不要无关紧要。
5.大惊小怪的时候不要踩在腾讯的边上,尽量不要涉及到模棱两可的形式,以免引起麻烦。注重好内容,做一些有深度的伪原创,和有自己特色的原创内容才是未来发展之路。
本文由作者@九品堂公琳琳提交出版。请指出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并附上这篇文章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