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优秀的操作员,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性格,更需要综合分析能力。不要被“海市蜃楼”所迷惑,更不要刻意建造它。
互联网运营商往往追求好看的指标,比如页面浏览量、独立访客、注册、下载、交易等等。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指标又傻又不清晰,不知道怎么定义。
例如,交易量包括净额和累计金额。有些员工为了欺骗老板,报告累计金额的增长率。实际净增长率可能是负增长。
一、PV、UV、IP不要混淆
相信刚进入互联网圈的小白,在做运营推广的时候,听到媒体或者意向合作平台说他每天有几百万的PV,觉得用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全部拿到,于是毫不犹豫的制定了推广方案,上报给领导。事实上,他已经无形中为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最终填坑的方法不超过两种:
一是把锅扔给服务方;
二是自己扛。
其实这两种方式在前期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这些都不是用户,他们只是访客,甚至可能访客都不是。这些用户90%都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他们只是微信的用户,或者只是微博的用户。如果按照独立ip算,那么按照真实激活用户算,再按照忠实用户算……我觉得不多,但如果涉及到未来某一天实现,估计会更少。
此外,我们还要再次强调IP、PV和UV之间的区别:
PV(访问量):PV反映了一个网站访问的页面数量,所以每次刷新都算作一次。也就是说,PV与访问量成正比,但PV不是页面的访问量,而是网站访问的页面数。
UV(独立访问者):可以理解为访问一个网站的计算机数量。网站通过访问计算机的cookies判断访问计算机的身份。如果您在更改IP后访问同一网站,但没有清除cookies,则该网站统计的uvs数量不变。
IP(独立IP):具有IP地址的计算机访问网站的次数。这种统计方法易于实现,具有真实性。因此,它是衡量网站流量的重要指标。
二、用户下载量只是开始
首先我们要知道下载量是一个黑盒,只是记录用户下载动作的次数。你不知道下载过程中有没有中断,下载后有没有删除,甚至用户只是误点击。或者即使用户下载,也会在安装过程中失败,原因太多会影响结果。
最重要的是:'s漏斗法则,从下载产品到安装产品,从注册到消费转化,将一步步稀释你的用户。
之前看到一篇有互联网应用产品的文章,庆祝下载量突破1000万。下载量真的是数据太多了。在后台修改数据,用其他方法达到目的。根据产品特性和用户体验过程,在到达、注册、备注完成(信息改进)和使用等每一个环节都会流失大量用户,真正能留下来的用户寥寥无几。
三、你看到的“量”不是“量”
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的热门行业。很多不是互联网的人在做互联网,不是金融的人在做金融,已经不能用乱来形容了。而这个行业可以说把刷量推到了继电商之后的又一个新高峰。
一家有电商平台背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曾公示,投资用户数超100万,投资总额超100亿。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看到这样的宣传一定很震惊。
但从主观上讲,这个总投入是模棱两可的。一般来说,需要区分这个金额是净额还是累计数。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这个行业的刷量已经达到了顶峰,从2013年的页面浏览量到注册量、完成笔记(卡绑定)数、充值、投资用户数、投资和再投资金额。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刷用户的生意越来越好。很多人知道是假的,但还是坚持。
一方面可能是给老板打工;
另一方面,估计是给用户看的。用户相信安全后投资,然后被骗跑平台。
原因有很多很多,就不一一解释了。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这种情况也反映了互联网行业的浮躁。每个人都盲目追求利益,忘记了互联网的本质。
有些人以市场上的现金为目标;有些人想真正为用户服务,这就是假老板和真老板的区别。所以刷一大堆假用户就没意思了。关键是把这些用户当用户,把效果当效果,到处宣传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真的是一种没有底线的做法。
四、活动过后不是“用户”是“羊毛”
现在很多公司对用户使用很多激进的方法,比如赠送代金券、抽奖、推奖、发红包等等,都是为了吸引用户。
但他们真的是用户吗?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他们大多来自薅羊毛,不是真正的用户。比如前几天,我看到一辆快车在推,在招司机。方式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并随意填写车牌号和姓名。就算是车主或者用户,我也会看到一群人围着领奖。
这样推广的车主能算是用户吗,能很好的服务未来的乘客吗?
我们需要问一个问号。
还有就是在国家会议中心看到一个拼车,做推送,抽红包,安装一个App,发红包,然后安装的用户基本都卸载了。此外,在某个邮箱推送App的方法更精彩。你一打开邮件,就会收到彩票,然后会被告知你中了一个彩票码,然后会被告知如果你想看你是否中了奖,你会下载用户的终端。如果你这样和用户玩,不知道用户是否能为你付费。
当然,还是有很多人误以为自己用户多,其实都是假的。当你准备一天套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烧掉了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所谓用户,一天只能给你带来几万的收入,连一个员工的工资都不够。
所以,真正的用户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而是有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看看那些短命的产品,瞬间得到很多用户的脸和注脚,你就知道他们所谓的用户有多脆弱了。当然,还有很多。如果没有所谓的风险投资支持,有多少产品能活下来,估计结果是不堪一击的。
不管操作者是想给领导看还是为了其他目的,上述动作都是不可取的,当然,如果指示,就会说不是这样。
所以,做一个好的经营者,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人品,更需要综合的分析能力,不要被“海市蜃楼”所迷惑,更不要刻意打造。
这篇文章最初是@是小龙不是小龙发表的,大家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复制。
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奖励作者,鼓励TA努力!感激5个人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