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抖音号_经过4年的社区生活,我是如何成为一个社区的?

社区的本质是联系,是人、资源、信息和顾客之间的联系。

前几天有一篇文章引起了运营圈《一直做社群运营的你,正在被市场慢慢淘汰》的注意。文章的结论是,一直做社区运营的人要多做技术工作,尽快成为真正的运营专家!

文章发出后,评论似乎比文章更精彩。在这里,我不想玩这篇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的对错,只想从个人理解的角度谈一谈社区运营的价值,以及运营社区4年后我如何还能保持活跃。

社群的本质

我理解社区的本质是连接,是人、资源、信息、商品和顾客等等之间的连接。但现阶段QQ、微信只是社区的载体。如果以后有更多的产品可以连接,我们以后谈社区的时候就不会狭隘地看QQ、微信、电报了。

为什么说社区连接的本质?

社群不一定是一个人的存在,但至少可以有三个人成组,这三个人之间的联系可以无限可能。一组微信最多500人,一组QQ最多2000人,一组电报可以容纳上万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连接尴尬,那么群就尴尬,人的连接就是相亲群和招聘群;知识付费群和资源对接群,用于信息和知识连接;商品通过卖水果群、口红群、家电群等与人联系;感兴趣的有摄影组、减肥组、王者荣耀组等等。基于人们的需求,社区可以建立许多联系。

社群的价值

然而,如果它是连接的,它必须有存在的价值。在这里,我只以简单方法运营的社区为例,看看社区的价值。

要清楚,连接必须满足某些需求。如果没有价值,社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我从2015年开始做社区,也做过很多小组。最后只保留了互联网运营合作交流组(简法运营1组的前身)。首先,我是一个懒惰的人。忙的时候不关心群体,社群疯狂增长。但是,群内基本没有违规的人。一旦他们出现,他们永远不会容忍他们。后来我想了一下,这个群体四年没死,却能发展成两个群体,说明有社区价值。

所以我梳理了一下自己做群的经验,但是这个经验恐怕不会让你拆分100个群,也不会让你一天赚1000万,只能先说说怎么生存。

从我为社区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开始:

每日互联网信息;

互联网运营圈的合作信息;

互联网运营招聘/求职信息;

分类产品用户调查报告和数据分析报告;

互联网运营话题讨论、线上运营分享、线下运营聚集;

互联网圈的公司八卦。

通过以上服务,让我们来看看社区存在的价值。有人会问,这些都是大部分社区提供的。如果你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会坚持两个字:——。坚持服务组中的每个人,并帮助他们建立联系。

我将社区价值观总结如下:

社区中的人之间的联系,在500人之间,以及在500人之外,群友在群内发起需求,响应需求并互相帮助。

输出知识价值、行业信息、行业报告,让群友扩大知识面,互相交流,增强认知,不断成长。

输出利益价值,招聘岗位信息,把岗位往里面推,扭转公司的背调,了解一个公司真实的内部结构和经营情况。对接信息,代理运营,代理开发,代理推广等。这样集团才能有实际利益。

以上是从个人价值的角度出发,那么对企业社群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很多公司都要设置社区岗,社区对公司的价值?我总结了四点:

可以低成本获得精准流量,在线流量越来越贵,激活和实现比以前更加困难。社区以朋友关系为基础,熟人或轻熟人之间存在社交关系,因此可以获得准确的流量,例如:运营群、商业群、马宝群、旅游群等。种子用户可以通过已知的用户标签抓取,获得准确的流量;

产品快速到达用户获取反馈,社区中的测试和反馈比APP中的快很多,比如产品内测组、新功能体验组等。可以第一时间得到用户的反馈,触达用户远高于短信和推送。

低成本搭建交易平台,搭建社区有时候可以零成本,然后在群里卖货。一般这类社区采用分销或代发的模式,不自己做供应链,所以这类业务很简单。社区只要有转化,就是交易平台,不断产生交易价值;

节约品牌营销成本,由于国内社区的人群关系属性,社区复制分裂快,所以用在企业的品牌营销推广上更划算。

总而言之,就是社区的价值。当然,这些价值观有一个潜在的前提,那就是这些社群本身不是死的群体,群体中的人都是活着的粉丝(真正的用户),这样他们才有价值。那些假粉丝都是发小广告的社区,不在我讨论范围内。

如何做好社群运营

1. 质与量,选择“质”

大部分做社区运营的人应该听说过这些指标,比如“建群数X”、“群数XXX以上”、“群内下单转化率X%”等。我一开始还建了很多群,比如“互联运营招募群”“读书群”“工艺啤酒饮者群”“线下分享活动群”“特价票群”等。

没多久我就发现我能给社区朋友的价值远远不够。此外,维护社区的时间有限,相应资源的匹配也有限。我忍痛解散了所有的团体,只保留了互联网运营合作团,也是简律运营的一个团体。

既然是决定选择质量,这个标准怎么定?如何判断群友的好坏?

被群主/群管理器拉入群的原用户都知道身份标签,身份标签自带标签,所以质量由群主/群管理器控制。

群友邀请,对于这类用户群,主要是审核新进入的人的身份标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问邀请加入群的人,另一种是让成员加入群后修改群昵称,给自己贴上标签进行控制。

定期清洗,除了定期清洗违反团规的人,还要定期清洗那些分批加人的人,以及有外置机器人的人。

一个外挂机器人主要靠红包来判断。红包领取速度不定期测试。最早挂的红包很多,红包自动抢到。偶尔我会做个测试,把每次第一个收到红包的人清理干净,保证群里所有真正的群友都抢到红包。

b批量加人的套路一般是先入群不说话,但你会发现他们的昵称有一些规律可循,比如“A XXX-运营总监/负责人”“XX-总经理/CEO”,或者美女头像的昵称没有太多规律。所以创始人或者CEO不会标注自己的位置,大部分都是业内知名的真名或者昵称。

以A开头的昵称有几个:保险从业者、微信业务从业者、营销从业者、社区裂变小号等。对于运营组来说,这些不是我的目标用户,所以我会清理它们。群里也有朋友会反馈,会加他们被骚扰。当然,此时清理已经对群友造成了一定的干扰,体验差很多。

总之,要保证群内人员的素质,就要在进群时做好监督工作。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我们不求快速裂变,只求精准。这个周期会越来越积极

国有法律,家庭有自己的规则,团体也有自己的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规则已经确立,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如果他们违反了,将按照小组规则处理,并“送票”(将他们踢出小组)。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集团里,只要是CEO和运营小白,他们在集团里都会受到平等的对待。如果他们违反了团体规则,他们应该被允许飞行。很多人在私信里骂傻X然后黑了,背上也被丑化了。

不过,没关系。经过4年的坚持,目前没有人会触及社区的底线。所以我总结的群规则不多。如果基本原则说得很清楚,不要总是改变。

2. 群规要有,底线要守

社区价值中也讨论了社区要长期持续产生价值。社群的个人价值主要是连接和成长,注重正能量的传递,企业的价值主要是精准的客户获取和实现,社群带来的收益或营销推广价值是主要价值。只有不断创造价值,社区才能存在;否则,它只是一个废弃的工厂,这是一个遗憾和无味的。

3. 连接价值,正向增长

群主或群经理应清楚了解群内至少三分之二的社区成员的背景。此外,应控制好团体入团审核,并在团体章程中公布团体退团机制。这是最基本的。此外,我们应该坚持并不断产生社区价值观,传播积极影响的能量。经营一段时间后,我们什么也做不了,社区里的伙伴会自己管理自己。一旦出现任何情况,集团管理层都会迅速处理。

以简法运营一组为例。通常除了晨报、招聘信息、知识分享、资源对接等。我会泡在平时看不到的地方。大多数人自发地寻找资源、分享话题、分享内容,或者做简单的指导。当有违反群体规则的人时,群体中的伙伴会自发组织diss。简而言之,社区依靠每个人,为你、我和他服务。

4. 无为而治,社群自治

只要有了人和关系,那么社区就有了存在的意义,社区经营者就有了存在的价值。在零售行业,社区运营的未来将重新定义人、货、场的关系,对新零售的帮助和改变不容忽视。微信业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社交电子商务和内容电子商务与社区紧密相连。

此外,社区也会对互联网上的社会互动做出颠覆性的改变。社区的形式将来应该比现在更丰富。除了微信和QQ,还会有更多的载体来承载。

现阶段社交产品在切割垂直细分的流量,脉搏在做职场社交,探索和陌生人在做陌生人社交,声音相遇和黄昏在做有趣的社交。这些社交产品都会遇到常见的问题,用户会转移到微信。

因此,社区在社会产品中的纽带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利用好社区可以更好地帮助现有产品。

总之,希望企业管理者能抛开追求短期成长的心态,希望社区运营商能为群友做有价值的社区,做好人脉。现阶段,社区的流动性还远未完全实现,社区运营者不必过于担心。只要他们不断提高知识储备,不简单地执行执行工作,逐步培养用户的思维和社区的流动性思维,就不会随时被淘汰。

作者:王雁飞,8岁互联网运营司机,资深用户运营。

这篇文章最初由@王宇飞发表。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奖励作者,鼓励TA努力!欣赏



新媒兔新媒体交易平台目前有 抖音号出售抖音号转让抖音号购买快手号购买等新媒体账号服务市场,并在新媒体服务的基础上将会开拓更多的虚拟资产服务业务。新媒兔对用户的需求提供信息匹配、账号估值、数据鉴定、资金担保、合同担保、运营指导等专业的虚拟资产服务配套服务! 还有问题补充欢迎评论与新媒兔小编互动哦~